事业单位招聘考试指南

2025-10-08 

  事业单位是指以社会公益为目的,由国家机关举办或者其他组织利用国有资产举办的,从事教育、科技、文化、卫生等活动的社会服务组织。由于事业单位有国家财政支持,又属于政府社会管理辅助单位,因而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具有不输于公务员的物质待遇及社会认可,是非常好的就业选择。

  根据党的十七大要求,2015年事业单位改革拉开序幕。党的十九大报告中强调,深化事业单位改革,强化公益属性,推进政事分开、事企分开、管办分离。事业单位改革在2020年底宣告结束。

  第一部分 事业单位分类

  改革后的事业单位分成以下几类:

  1、全额拨款事业单位

  也称为全供事业单位,也就是全额预算管理的事业单位,是其所需的事业经费全部由国家预算拨款的一种管理形式。这种管理形式,一般适用于没有收入或收入不稳定的事业单位,如学校、科研单位、卫生防疫、工商管理等事业单位,即人员费用、公用费用都要由国家财政提供。采用这种管理形式,有利于国家对事业单位的收入进行全面的管理和监督,同时,也使事业单位的经费得到充分的保证。

  2、差额拨款事业单位

  按差额比例,财政承担部分,由财政列入预算;单位承担部分,由单位在税前列支,如医院等。差额拨款单位的人员费用由国家财政拨款,其他费用自筹。这些单位的人员工资构成中固定部分为60%,非固定部分为40%。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差额拨款单位要根据经费自主程度,实行工资总额包干或其他符合自身特点的管理办法,促使其逐步减少国家财政拨款,向经费自收自支过渡。

  3、自主事业单位

  又称为自收自支事业单位,是国家不拨款的事业单位。自收自支事业单位作为事业单位的一种主要形式,由于不需要地方财政直接拨款,因而一些地方往往放松对它的管理,造成自收自支事业单位有不断膨胀的趋势。

  4、参公(参照公务员)

  "参公(即参照公务员)"是一些涉及国家安全,对政策和经济管理工作有明确辅助作用,以及明显以社会公益性为属性的事业单位。

  第二部分 事业单位编制

  事业单位编制

  事业单位企业编制通常有两种情况,一是该单位除了有事业人员的编制外,还有的人员按企业用工对待,不占事业编制,他们属于工勤人员(也有事业编制的工勤人员)。二是单位除了事业编制外,另办有企业性质的单位,隶属于这个事业单位,该企业性质单位的人员当然身份是企业员工。

  事业单位编制分类

  编制通常是指组织机构的设置及其人员数量的定额和职务的分配,由财政拨款的编制数额由各级机构编制管理部门确定,各级组织人事部门根据编制调配人员,财政部门据此拨款。编制通常分为行政编制和事业编制,根据《公务员法》的规定,公务员都是行政编制。

  事业编制

  是指为国家创造或改善生产条件、增进社会福利,满足人民文化、教育、卫生等需要,其经费一般由国家事业费开支的单位所使用的人员编制。适用单位主要有:科研单位、教育单位、文化单位,新闻、广播、出版单位,卫生单位,体育单位,勘察设计单位,农业、林业、水利和气象单位,社会福利单位,环境保护单位、交通、城市公用等其他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列入事业编制的单位,其工作人员的工资和活动经费的开支渠道除一般由国家事业费开支的外,还有部分事业单位的经费,采取自收自支,差额补贴等办法。

  第三部分 事业单位待遇

  一般的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大体分为编制人员和非编制人员(非编制人员就是本单位自行外聘的人员,就象企业聘用一样,由单位自行规定其待遇,付给其工资,与地方财政没有关系)。所以,非编制人员的待遇不一定比编制人员差。目前多数改革后的事业单位对新进的人员,包括事业编制的人员在审查档案后,交给人才中心保管。另外国家也在积极推行事业单位人员雇佣制这将逐渐改变事业单位编与企业编的差距。

  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工资的构成:

  一、基本工资:1、岗位工资:体现工作人员所聘岗位的职责和要求。分为:专业技术岗位(设13个等级)、管理岗位(设10个等级)和工勤技能岗位(设5个等级),每个岗位等级对应一个工资标准。2、薪级工资:主要体现工作人员的工作表现和资历。专业技术人员和管理人员设置65个薪级,工人设置40个薪级,每个薪级对应一个工资标准。

  二、绩效工资:主要体现工作人员的实绩和贡献。国家对事业单位绩效工资分配进行总量调控和政策指导。事业单位在核定的绩效工资总量内按照规范的程序和要求,自主分配。

  三、津贴补贴:1、艰苦边远地区津贴:主要根据自然地理环境、社会发展等方面的差异,对在艰苦边远地区工作生活的工作人员给予适当的补助。对艰苦边远地区根据发展变化情况,每5年评估调整一次。2、特殊岗位津贴补贴:对在苦、脏、累、险及其它特殊岗位工作的人员实行特殊岗位津贴补贴,国家统一制订特殊岗位津贴的项目、标准和实施范围。

  第四部分 事业单位联考

  《事业单位公开招聘人员暂行规定》自2006年1月1日颁布实施以来,事业单位公开招聘在全国范围内实现了全覆盖。公开招聘制度是事业单位人事制度改革的重要内容,是事业单位进人的主渠道。全国各地事业单位考试呈现出了招考遍地开花的局面。但是在具体考试过程中,各地各单位组织考试内容、执行的评价标准等纷繁复杂、各自为政、散招比较普遍。从省直事业单位到乡镇事业单位,每一级都可以发布招考的公告。

  2015年,为了建立健全事业单位公开招聘制度,积极探索公开招聘分类考试办法,增强公开招聘考试的规范性、针对性和科学性,人力资源社会部人事考试中心组织多领域专家,从理论和实践两个方面,对全国事业单位公开招聘工作进行了深入地分析研究,提出了针对不同行业、专业和岗位特点的公开招聘分类实施意见,研究制定了事业单位公开招聘分类考试公共科目笔试考试大纲。至此,事业单位联考正式诞生。

  基于事业单位不同招聘岗位对人的能力素质的不同要求,依据此大纲,笔试分为以下五个类别:

  综合管理类(A类):主要适用于事业单位中以行政性、事务性和业务管理为主的岗位。

  社会科学专技类(B类):主要适用于事业单位人文社科类专业技术岗位。

  自然科学专技类(C类):主要适用于事业单位自然科学类专业技术岗位。

  中小学教师类(D类):主要适用于中小学和中专等教育机构的教师岗位。

  医疗卫生类(E类):主要适用于医疗卫生机构的专业技术岗位。

  参考这一大纲的多省事业单位分岗位联考逐步成为趋势。事业单位原本各地各单位散招的局面逐步转变为“联考”与“散招”并存的格局。

  全国多省事业单位统一考纲、统一时间和统一试卷联考从2015年开始,一般一年举行两次。上半年一般在5月份举行,下半年一般在10月份举行。事业单位联考已经成为一种趋势。事业单位招考根据岗位性质的不同,在考试中主要分为ABCDE类(即综合管理类、社会科学专技类、自然科学专技类、中小学教师类、医疗卫生类)。上半年考试是联考的重头戏,每年的招录人数和参与省份都比较多。

  事业单位联考考试科目

  事业单位联考ABCDE类五个考试类别的公共科目均为《职业能力倾向测验》和《综合应用能力》。

  《职业能力倾向测验》考查内容包括常规的常识判断类题目、言语理解类题目、判断推理类题目和数量运算及资料分析类题目。根据岗位不同,也有相关专业类客观题目考查。尤其是C类考卷中的“策略制定”和“实验设计”题目新颖,不常见于其他招考之中。

  《综合应用能力》依岗位不同考查各有侧重,如:A类主要测查应试人员的管理角色意识、分析判断能力、计划与控制能力、沟通协调能力和文字表达能力。试卷为主观题的材料阅读与写作。B类旨在测查应试人员综合运用相关知识和技能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试卷为主观题的概念分析题、校阅改错题、论证评价题、写作题。C类也主要测查应试人员综合运用相关知识和技能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试卷既有主观题也有客观题,包括科技文献阅读题、论证评价题和材料作文题。

  需要说明的是,《职业能力倾向测验》中B类的综合分析题与C类的综合分析题不同。B类综合分析题会给出两篇短文考查考生对文章的理解阅读分析能力。C类的综合分析题中,分为两种小题型,一是策略制定,侧重统筹分析的数学运算题;二是实验设计,会给出一个物理或者化学实验的简单过程,然后令考生回答实验中的相关问题。《职业能力倾向测验》中D类的策略选择与E类的策略选择也不同。D类策略选择考查的是教师专业知识,E类考查的是医疗专业知识。

  事业单位联考报考注意事项

  考生参加事业单位联考报考时,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第一,看时间。报名时间、缴费时间、复习时间、笔试时间、面试时间,这五个时间应当特别留意,最好在手机里做好提醒设置。

  第二,看岗位。选择专业对口的岗位,一般竞争度小。如果你是“三无考生”(无对口专业、无工作经验、无资格证书),竞争会比较激烈。

  第三,看特殊。要注意岗位是否是政府购买派遣制或是项目制(项目任务完成就结束了)。还要注意开考比例和服务期限。公告中都会涉及比例问题,一般来说,笔试比例至少在1:2,低于这个比例将会核减岗位人数,甚至此岗位也会被撤。面试常规的开考比例在1:3,进面试的如果人数不够的话,是会取消岗位的。具体的开考比例还是看每一个公告,会有差异。某些事业单位有3-5年最低服务期限的要求,在报考时要看清楚条件,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规划报考。

  第五部分 事业单位联考招聘流程

  根据《事业单位公开招聘人员暂行规定》第十一条,公开招聘应按下列程序进行:

  (一)制定招聘计划;

  (二)发布招聘信息;

  (三)受理应聘人员的申请,对资格条件进行审查;

  (四)考试、考核;

  (五)身体检查;

  (六)根据考试、考核结果,确定拟聘人员;

  (七)公示招聘结果

  (八)签订聘用合同,办理聘用手续。

  参考联考的各省事业单位招聘流程也完全按照上述流程来施行。

特别提示:本站非人事考试官网,非人才招聘网站,发布的所有公告、公示等信息均来源于公开信息,仅供访客查询方便之用,不做任何岗位推荐或就业担保,所有内容仅供参考,请考生以权威部门发布的公告为准!

上一篇:返回列表

下一篇:返回列表